
王某和馮某是一對80后美籍華人夫婦。十多年前,一件寄往中國的包裹將兩人聯系在了一起。“當時我去寄快遞。他的公司小小的一間,就幾個人,但是服務態度挺好。我公司離他也很近,就常去他那寄快遞。后來兩人就在一起了。”
王某說,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風頭正勁,對倉儲和配送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,她也加入了這一行。在王某看來,跨境貿易一行在發展初期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的時期。
一些從傳統外貿企業在剛轉入跨境電商時只有一個目標:把貨賣出去。對于出口物品的質量標準、配套售后服務體系、資金和貨物流向、關稅等都不太在意。部分信息只掌握在報關的物流企業手里,但雙方并沒有一個有效的溝通和運作體系。
“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出去的貨回不來。買家想要退貨或者維修沒有途徑。企業也沒法得知買家的后續需求。”
王某說,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中國也一直在不斷摸索實踐。以現階段為例,如果企業能夠很好地利用中國海關總署的“9710”(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)或“9810”(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)清關模式,便可以借助綜合保稅區的力量進行商品的檢修翻新、二次銷售或退貨等操作。
“運營合規化很關鍵。這需要聯結各方力量。跨境電商服務商可在其中發揮作用,與各地市場的電商協會、貿易協會等建立聯系,搭建信息通道。”王某說。
對于企業來講,合規化的運營模式使各個環節更加透明,可以幫助降低成本,減少虧損。也有助于形成良性的行業生態,幫助更多品牌出海。
為此,王某和馮某不斷地尋求合作,與歐洲、南美洲等的電商協會聯系,舉辦相關活動,吃透當地有關政策,幫助企業建立合規化運營的意識。
“除了政策相關的知識,市場動態也是我們可以向企業傳遞的。”王某說,東南亞、南美洲等地的電商平臺層出不窮,但不少中國跨境電商企業仍依賴于一家大的平臺。這使得運營風險變高。
以2021年亞馬遜“封號”風波為例,王某所了解的5家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遭遇了封號。這些企業的規模都在10億美元以上,但卻一朝崩塌,再未有起色,這是令人心痛的。
王某認為,這些民族企業已經在海外做出了市場,但卻因“信息、數據不共享”“規則不互通”等因素而遭遇了打擊。這也讓諸多從業者對海外運營模式有了更多認識: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。要多渠道多平臺運營,把流量掌握在企業自己手中。
跨境服務商還可承擔起市場分析和信息傳遞者的角色,為跨境電商企業了解目標市場做足準備。在交談中,王某和馮某同時提到了中國文化IP出海。
馮某表示,敦煌文化在海外很受歡迎。如果能將莫高窟壁畫、雕塑等文化元素應用到日常用品的設計中,或許能吸引不少海外消費者,同時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廣出去。
在馮某看來,跨境電商企業可深度挖掘中國各地傳統文化特色,并將其應用到產品和包裝設計中,贏得海外消費者青睞。
跨境服務商則可利用好積累的品牌設計渠道和線下商超資源,為產品建立從初始設計到最終銷售、從平臺展示到內容營銷的鏈路,助推中國文化IP走向世界。
“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非常迅速。比如戶外移動電源火了,一大批商家就會涌到這個市場里面來。等下一個產品火了,再去涌入下一個市場。但是,這個過程中少了品牌的概念。”
馮某認為,創新和文化IP的建立是跨境電商企業急需考慮的問題。中國有很多優質的商品,但卻缺少了一些“特色”,使得其在海外的銷售變得很零散。品牌和文化IP的建立可以為這些產品加持“光環”。
在此次回到中國的調研行中,二人有許多不錯的發現:甘肅的農副產品甜醅子與美國的麥片相似,適合美國人的口味;江西的荷葉茶在降低甜度后符合美國減脂人士的需求。如果將這些產品與當地的文化風俗相結合,做出品牌,或許會為其帶來新的海外市場。
“我們有非常多優秀的民族企業,也有著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。我們希望能聯結更多人的力量,用產品作為載體,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。”馮某說。
如果您對美國移民資訊感興趣,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,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多最新信息,咨詢熱線:028-82006366。
時間:
地址:
時間:2025-03-28 14:00
地址:視頻號
時間:2025-07-04 13:00~15:00
地址: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
時間:2025-07-23 10:00~17:00
地址:廣州澳星出國
時間:2025-07-25 14:00~17:00
地址:四川澳星